绥德的石刻石雕历史悠久。目前已出土的400多块东汉画像石刻,刻工已很精湛,镌刻技法有阳刻减底、阳刻加阴线、阴刻、阳刻加墨线多种,所刻的人物、禽兽、花卉等形象已很生动逼真。此后直至元朝,留传下来的石刻石雕较少,今见到岣只有建于金章宗明昌五年(1194)的义合紫台山娘娘庙庙碑和章宗泰和年间(1201~1208)任资州防御使的绥德人赵劝的墓碑,以及县城北龙湾村的龙泉石龙等几件石刻石雕。龙泉石龙则是留存较完好的石雕艺术品,石龙雕于石窟内,半身外露,张口伸爪,清泉从龙口流出。据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《绥德直隶州志》记载,唐天宝元年(742)在龙湾建龙泉县,并修筑了县城。县既名龙泉县,应该说石龙已经雕就,至于具体时间,已无资料可考。
明、清和民国时期的石刻石雕保留下来的较多。这一时期,石刻方面有大量的碑碣,尤其是在寺庙、石壁、桥梁、楼房等处的许多书法石刻,最为人们称道,如“天下名州”、“一步岩”、“无定河桥”、“龙洞清流”等等。石雕方面有石人、石马、石佛、石狮、石牌坊、石壁等。石人、石马、石佛、石狮雕刻都很形象逼线座(在县城内东门墕和城南5公里一步岩宋韩蕲王庙),雕有人物、禽兽、花卉等图案及书法石刻,雕工十分精致。石壁雕刻,县城内文庙的五龙壁最有名,它雕于清光绪年间(1875~1908),壁宽3.15米,高2.8米,厚0.17米。壁正中为直径2.5米的镂空圆形图案,内雕五龙,上二下二中一,互相攀绕,张口伸爪,形态各异,中间的龙和左上方的龙各用一爪扑抓一龙珠。龙身下部雕海浪,顶部、两侧和龙身间隙处均有祥云缭绕。圆形图案外的四周和壁框为浮雕,其中四角的正面雕八仙(每角二仙),背面雕四凤(每角一凤)。整座石壁布局有序,结构匀称,雕工精致,令人惊叹不已。
建国后,五十和六十年代,石刻石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,只有新建桥梁和少数坟墓上见到一些。“”前期,旧的石刻石雕遭到严重破坏。七十年代初,由于石刻石雕艺术品尤其是石狮畅销,老工匠们重操旧业,新一代则争相学艺,不少工匠还组成临时工队走南闯北,雕龙刻凤。八十年代,一些乡镇建立石雕厂,1984年建立的四十里铺镇石雕厂,1986年建立的薛家河乡石雕厂和马家川乡石雕厂等,个体石雕厂为数更多。石刻石雕队伍不断壮大,石刻石雕艺术品不断出新,名满全国,并远销国外。四十里铺镇石雕厂1984年为延安市万花公园和花木兰陵园雕刻的凤凰、麒麟、牡丹、石榴、十二生肖像以及高3.5米、宽2.5米、米博体育登录厚1米的花木兰骑马执剑像,1985年为临潼华清池雕刻的一对大型石狮,1988年为兰州高兰山公园雕刻的高10米、宽14米的7楼4柱3门的石牌坊,薛家河乡石雕厂1986年为绥德剧院雕刻的一对大型石狮(工艺师马天相),以及全县著名工匠马天相、汪建渤、周振福、周定西、鲍武文、米博体育登录周泽川等人为绥德千狮桥雕刻的花木禽兽等,皆受到中外游客的赞赏。
石狮,是绥德石雕艺术之精品。有蹲立于衙门、庙门、桥头、机关门口等处的大型石狮和住宅门口的中型石狮,也有雕于栏杆头、檐头和摆饰于桌头、炕头的小石狮,大到几吨重,小到几百克,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建国前雕刻的石狮,形象较固定,如置于衙门和凶神恶鬼庙门的石狮,应凶猛威严;置于家门、桥头等处的石狮,宜端庄雄伟;炕头、桌头石狮则情态温柔,可亲可爱。建国后的石狮,除了少数根据一定模式雕刻外,大多数已不拘定式,千变万化,千姿百态。1986年10月20日,绥德的230件炕头石狮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,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热烈赞赏。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中央广播电台、中央电视台、北京广播电台都刊出和播发了新闻,首都的部分专家、学者、教授专门召开研讨会,给予了极高的评价。1987年10月25日竣工的县城北无定河上的千狮大桥,桥上雕刻了大大小小千余只石狮,蹲卧驰跃,嬉戏争斗,形态各异,无不传神,使该桥成为绥德的一大风景点。
绥德石刻石雕艺术的历代尊师及继承关系已很难考清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《绥德直隶州志》中有“百工唯木石之工较多”的记载,可见此前石工人数已不少。据调查,清朝后期,马应麟、马鸣骏、马兰芳祖父孙三人是绥德州著名的雕刻大师,五龙壁即出自马鸣骏、马兰芳父子之手。民国年间,李树禄、李树琛兄弟、钱玉璧(马兰芳徒弟)、马理常、刘俊才(马理常徒弟)、刘建业、汪云栋、侯三(真名不详)等人是一代名匠。建国后,马天相(刘俊才徒弟)、汪建渤(汪云栋之子)、周定西、周振福一辈中的高手,鲍武文、鲍长富、周泽川、魏飞林、高福林、汪保仁(汪建渤之子)、雷振胜等是中青年的佼佼者,至于新一代工匠则为数众多,并不断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