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凤凰山制高点 或涉一名甲级战犯 81年前刻字为“记功” 正在进行文物认定
千龙-法晚联合报道(记者 崔毅飞)在北京郊区,遗存有不计其数的摩崖石刻,多为古人簪刻。但由侵华日军留下的摩崖石刻,北京目前仅仅处,而且位置极为隐蔽。近日,在文史学者马志璞的带领下,《法制晚报》(微信ID:fzwb_52165216)记者找到了这处鲜为人知的日军侵华证据。与此同时,相关的文物认定工作正在进行。
凤凰山,民国《房山县志》称为云濛山,当地还有北大岭的称呼。文史学者马志璞,在整理房山高线铁路和房山抗战史料时,曾经不止一次听说过山上有一块刻着“天皇”的石头,但是仔细询问位置,都语焉不详。
为了找到这处石刻,马志璞曾经在2006年和2008年,根据采集的口碑的描述,上山寻找过,但都是无果而终。直到2016年夏季,事情才有了转机。2016年8月25日,马志璞接到房山区户外专家“猫耳山”(网名)的消息,说他已经根据另一位网友“北京房山独孤走”的指引找到了这处石刻。
2016年8月27日,马志璞再次上山,终于找到这处传说中的摩崖石刻,目前他正为向官方递交《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》进行准备。
近日,法晚记者随马志璞,从凤凰山北坡山下出发,沿崎岖的山路,攀爬大约3个小时,终于登上了凤凰山。
在山顶一处坐南向北的灰白色岩石上,记者看到了了传说中“天皇”的石头。由于位置隐蔽、人迹罕至,一般人很难发现这处摩崖石刻的存在。
石刻存在风化迹象,但是内容尚可辨识,文字纵刻,字口较深,内容为“七八一、五藤山、昭和一二八二九、占领”,总共15字,文字所占面积约1平方米。
马志璞通过字口判断,这应该是用刺刀刻成,而不是用传统石匠用的凿子。从刻字的顿笔来看,刻字人具备一定汉字书法功底。
法晚记者注意到,刻字的位置视野极佳,近能俯瞰整个山谷,具有一定的瞭望作用,远能望见门头沟的定都阁。马志璞说,赶上天气好的时候,这里甚至可以望见国贸三期。
“七八一、五藤山、昭和一二八二九、占领”,通过摩崖石刻的内容,马志璞判断,昭和即日本裕仁天皇的年号,后面的数字,则代表年月日,昭和十二年即公元1937年,米博体育平台摩崖石刻的镌刻时间应为公元1937年8月29日。米博体育平台
马志璞根据抗战史料得知,这个时间正是侵华日军击溃国民革命军池峰城部,京西房良两县失去战略屏障、池峰城部弃守的时间。日军之所以寻找到这一制高点,有可能是为了搜寻中国军队,而他们刻写下的文字,则存在邀功、标榜占领的可能。
马志璞介绍说,通过对“七七抗战”前后侵华日军战史的考证,初步得知“七七抗战”爆发之后,侵华日军曾以谈判调停为借口,迅速沿平汉铁路布局、增兵。
根据马志璞收藏的发行于1937年7月至9月侵华日军随军刊物可以初步确认,当时在平汉线北段战场指挥作战的日军指挥官中,确有一名叫“武藤章”的大佐,武藤章在侵华战争中力主扩大战局,他自己也在战争中官运亨通,官至日本陆军中将。最终在东京审判中被列为七名甲级战犯之一。
侵华日军有以部队长官姓氏命名的习惯,摩崖石刻中的“五(伍)藤”是否就是当时身在北平地区的武藤章?如果五(伍)藤确实指的是武藤章,那为什么底层士兵写错了自己部队长官的姓氏?尚需进一步考证。
马志璞介绍,“凤凰山侵华日军摩崖石刻”是目前北京地区已知的唯一一处由侵华日军簪刻的摩崖石刻,且刻石时间为七七抗战爆发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,充分说明了当时侵华日军嚣张的气焰。昔日侵华日军“记功”的石刻,今天恰恰能够最直观地让我们读到他们的罪行,应将其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。
《法制晚报》(微信ID:fzwb_52165216)记者随后查阅已经公布的文物普查登记名单,并未发现这处摩崖石刻。为了避免文物灭失,2017年11月20日,马志璞通过快递的形式,将相关的《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表》寄送给了房山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,希望能为这独特的史迹争取到文物身份。米博体育平台随后,房山区文物保护所所长金超,跟随马志璞,亲自赴现场踏勘,上山、下山来回耗费6小时。这也是马志璞第四次踏查这处石刻。目前,文物认定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法晚记者注意到,在山东省、广东省等地,同样遗存有侵华日军的摩崖石刻。位于广东省的轿顶山侵华日军摩崖石刻,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